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info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35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第2/3页)

们两兄弟,真要说起来还真没吃过什么苦,陈大勇兄弟俩发家后,他们也算是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了。

    “算了,懒得跟你说这个了,反正我觉得即便你在申城,只要省着点,一个月一千块钱肯定够花的。是你自己过不惯苦日子而已。”

    陈平也承认陈锋说的这一点,便笑道:“算你说的有点道理。换了别人可能一千块钱够花,我却是肯定不行的,你没看我都瘦了不少吗?”

    陈平确实是瘦了,但未必是因为没钱花的缘故,而是因为得了单相思病。

    陈锋便顺着话说道:“所以啊。我觉得你爸和我爸让你回来是对的,至少留在我们这边你吃得饱穿得暖,申城那边毕竟不是我们家乡。”

    陈平闻言不由一阵默然。他这段时间独自呆在人生地不熟的申城确实是倍感凄凉的。

    “大哥,我的意思是你最好还是安心留在我们秀州发展,你若是自己真心想创业的话,我们全家人都会支持你。若是你只想安安稳稳的话,也可以现在我们兴旺或者商城集团或者万联集团,你都可以进去任职。而我个人的意见还是觉得你在兴旺集团任职比较好,将来我爸的意思,这兴旺集团最终还是要你这个侄子来掌舵的。他可是对你寄予厚望的,你父亲也是如此。”

    看着堂弟一脸认真的样子,陈平当然也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心下也很是感动。

    “弟弟,我知道二叔和我爸对我期盼,但我从小就对搞建筑、房地产之类的完全没有兴趣,也一窍不通,怎么去接手?我可没那么大的肩膀来承担兴旺这么大的家业。”

    陈锋见他对自己还是这么没信心。当即就正色道:“哥。你现在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你是我陈锋——long的大哥,是兴旺集团老总,全国百大名企业家的陈大勇的亲侄子,你还以为自己还是当年那个在乡下玩泥巴的小屁孩吗?就你现在这样子,别说我表姐看不上你。换了一般的女孩子也很有可能看不上你。你必须要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一番成绩来,才能让我表姐刮目相看。”

    陈平见陈锋说到赵小玉。先是一阵黯然,接着又是突然充满斗志。沉声道:“小锋,我决定了,我要自己开始创业,我要开家汽车修理厂,然后再开家汽车销售点,再然后我还要开汽车制造厂。”

    陈锋听得不由有些傻眼了,他还这没想到过自己这位堂哥居然有这么大的志向——开汽车制造厂,他以为是在开小吃店吗?

    不过,既然他有了这种计划和志向,陈锋也不好打击他的自信心,便问道:“你是要一步步来,先开修理厂和汽车销售店,还是三个一起上。”

    陈平回答道:“当然是一步步来,我也知道开汽车制造厂有点难度,但我本人对机械方面一直以来都很有兴趣,想来想去若是将自己的兴趣和事业结合起来的话,就是造汽车最有成就感了。”

    陈锋心中不由苦笑,最有成就感?你知道一家汽车里面有多奥的零部件吗?

    不过,陈锋最终还是忍住了吐槽的冲动,反正陈平现在也没有马上就要开家汽车制造厂的冲动。

    “好吧,这件事我原则上同意,你就先开家汽车修理厂,等你对汽车了解透彻了再想其他。”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陈平点了点头,而后一脸认真道,“这次我是真的打算是干自己的事业了,有你支持就好了,想必二叔和我爸都会同意。”

    陈锋见堂哥一本正经的样子,倒是突然感觉他有可能会成功。想想国内的极力汽车,极力集团创业于1986年,从生产冰箱部件开始,经过16年的艰辛努力,现已发展成涉足汽车、高等教育、摩托车、装饰材料和旅游等领域的国家级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

    可以说,极力16年的创业历程就是一部完整的创新的历程,整个过程中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也可以说,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极力。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富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作坊式的小厂,替一些大冰箱厂加工小配件。当时冰箱市场的供不应求带动了制冷元件产业的发展。这个小厂从小配件一直做到一些核心部件,李书富看准了这一商机,请申城专家攻克了冰箱蒸发器的技术难关,逐渐成为东海省首屈一指的制冷元件供应商,连国内好几家冰箱大厂都请他做配件。1986年,李书富逐渐向下游产业渗透,成立了北极花电冰箱厂,开始制造成品冰箱。当时由于刚经过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冰箱市场正呈饥渴状态。北极花冰箱在很多市场纷纷脱销,品牌逐渐得以建立。李书富也完成了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

    然而,1989年,国家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不在国家定点生产之列。第一次撞上“红灯”的李书富老老实实地刹了车,关掉了冰箱厂,伤心之余一头扎进深城大学的书堆里。这是一个影响李书富一生的抉择,当时一部分同样没有拿到定点生产指标的企业坚持下来并笑到了最后。现在的科隆、美第等均属此列。李书富每每谈及此事,总是痛心不已。他意识到:国家的产业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有些“红灯”只是暂时的,只要是顺应潮流的事业,认准了再困难也要坚持到底。“红灯”虽然不能硬闯,但缓行等待时机或绕道而行也是可以的。

    有了这次惨痛的经历,李书富在以后的创业中,无论是造摩托车还是造汽车,尽管一开始别人都觉得他不自量力异想天开,但是他再也不轻易放弃,不依不饶地往前冲,并最终都赢得了成功。而且还赢得相当漂亮。

    1993年李书富去某大型国有摩托车企业参观考察。看见摩托车产销两旺的势头,就向该企业老总提出为他们做车轮钢圈配件。对方一听,笑道:“这种高技术含量的配件岂是你们民营厂能完成的,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去!”不信邪的李书富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公司,大胆提出要自己制造摩托车整车。周围一片反对声,连他的亲兄弟都笑他自不量力:“车祸死了人。有你好看的。搞不好千年砍柴一夜烧。”李书富决心已下,但这次他再次遭遇“红灯”——没有摩托车生产许可证。到处求情均以碰壁告终。“北极花”的教训犹在眼前,吃一堑长一智。他“绕道”以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购了一家拥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借船出海”。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极力就开发出华夏同行一直没有解决的摩托车覆盖件模具,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林强强联合,生产“嘉吉”牌摩托车,不到一年又开发出华夏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很快便替代了岛国本和宝岛的同类摩托车,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销量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极利摩托车产销43万辆,实现产值15亿元,极利集团也因此赢得了“踏板摩托车王国”的美誉。李书富敢想敢做、勇于创新的创业路子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市场上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造轿车是李书富最大的梦想。多年来,他总是在琢磨: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汽车业应该有更大的文章可做,而市场上还没有老百姓买得起的小轿车。1997年,在有了装潢材料和摩托车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作为圆梦的坚强后盾之后,李书富决定杀入家用轿车领域。这在当时是一般民营企业家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再次招致包括一起创业的亲兄弟在内的所有人的反对。李书富对他们说:“造汽车没有什么神秘的,无非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方向盘再加一个发动机。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技术、买来零配件,请到人,设计出好的产品。我心已决,哪怕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

    李书富到省里找相关部门,要求生产汽车,主管官员立刻瞪大了眼睛,好像遇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疯子”。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李书富又问,如果不让搞汽车,可不可以搞汽车实验?这位官员想了很久才答道:“搞研究是可以的嘛。”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固执的李书富还是在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极力豪情汽车工业园区。他的哥哥都说他是在赌命。的确,如果最终拿不到汽车生产权,数亿元的投资都将付诸东流。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书富一次次到北京,奔走呼号;一次次到国家生产主管部门,阐明自己的观点,他情真意切地说:“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可壮士断腕般的豪情并没有融化国家政策的铁板。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书富的梦想柳暗花明,某部下属的四川一家生产小客车的企业濒临倒闭,于是经过多方努力。极力与之合作成功。对方以目录、生产权、部分设备等折价入股,极力投资1400万元,成立四川极力波音汽车制造公司。李书富又靠“借腹生子”终于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

    1998年底,第一辆两厢“极力豪情”车下线。李书富把“极力豪情”的市场价定在4.79万元,成为当时华夏最便宜的‘电喷车‘。其优越的性能价格比,得到了众多家庭购车者的关注,市场需求渐旺。2000年,李书富在甬州投资7亿多元,征地1000亩,建立极力美日工业园,加上此前建立的临海基地两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年产2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