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info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156,施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6,施恩 (第2/3页)

盘每一次都弄巧成拙。

    1815年的精明算计,因为拿破仑突然回归而化为了泡影,让沙皇借机为所欲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而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当时的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借俄国被英法击败、无力分心的机会,陈兵于罗马尼亚边境,要求沙皇退出巴尔干半岛。

    沙皇尼古拉对此极度愤怒,因为就在不久之前的1848年,他还曾经应奥地利的请求,出兵15万帮助奥地利镇压了匈牙利的革命,在沙皇看来,奥地利人如此趁人之危的做法可谓是极度的「忘恩负义」。

    恼羞成怒的沙皇尼古拉,在临死前痛骂奥地利,「我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居然相信有人会知恩图报」。

    奥地利虽然吓退了沙皇,但是最终也没有拿到什么好处,英法觉得我出人出力打了这么艰苦的仗,你在最后才出面,凭什么想要摘取胜利果实,于是故意将奥地利排除在外。

    而从此以后,俄罗斯皇室对奥地利的敌意就此根深蒂固,两国之间围绕着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激烈,而同时和意大利和俄罗斯交恶的奥地利,地缘形势越来越恶劣,回旋余地越来越小最终只能无奈地委身于德意志帝国的「庇护」之下。

    最终,也就是从俄奥两国之间引爆了世界大战,让欧洲迎来了1914年的大清算。

    之所以往往「弄巧成拙」,不是因为奥地利人的智力不足,更重要的还是实力不够。

    正因为实力不够,所以才会想着「弄巧」,到处拉拢同盟扯虎皮。…。。

    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说话的分量不是看同盟的数量,最终还是靠自身的实力说话,外交上的精巧构思终究只是「点缀」,不可能真正替代实力的作用。在同一个问题上,强国往往可以反复赢两次,因为他们能够凭借实力掀桌子或者不认账。

    1815年的沙皇,就凭借自己战胜拿破仑之威,无视梅特涅的抗议,几乎独吞了整个波兰;1855年的英法,自然也可以凭借自己战胜沙皇之威,无视奥地利的「善意贡献」,根本就不想让它参与分赃。

    在1859年,拿破仑三世甚至假借保护撒丁王国的名义,主动向奥地利开战,逼迫它吐出了自己最富饶的伦巴底省份,可谓是元气大伤。

    世界就是如此无情,强国就是可以出尔反尔忘恩负义,没人敢于追究责任,而奥地利这么干了却会成为「罪状」,原因就在于此,它不够强,无法让人忘记它的污点,反而会屡屡成为别人掀桌子开刀的对象。

    眼下的老皇帝,以及梅特涅首相,并不能预知未来的事情,但是作为奥地利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却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相对于其他强国来说越发衰弱的实力,因此往往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这个国家,正如他们垂垂老矣的身体一样,重病缠身,而他们却也没有精力和魄力,再去进行那些伤筋动骨的改革。

    重建国内混乱的税收体制,打击腐败的官僚体系?

    收回匈牙利马扎尔贵族的免税特权?

    开辟财源,减少拖累国家财政的巨额债务?

    推行义务教育,提升全民素质?

    鼓励科学和技术突破,追上如今开始隐隐浮现出的工业革

    命?

    站在君王的位置上看,无论哪一条都对这个老朽的帝国至关重要,但是每一条执行起来都力不从心。

    老皇帝和老首相,在岁月的侵蚀下,精力和眼界都大大衰退,比起「锐意进取」来,他们更加倾向于「维持现状」,只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帝国不出大乱子就行。

    说的难听点,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帝国的「裱糊匠」。

    更让老皇帝悲凉的是,等自己过世之后,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可能连「裱糊匠」都做不好,帝国将会远远落后于那些强邻们。

    总之,现在面对堆积如山的问题,以及那些难以解决的隐忧,老皇帝已经无暇顾及,他只想自己熬过最后剩下的寿命,然后把一切问题都交给后人们去解决算了。

    但愿苏菲和其他人会有办法吧。

    对于皇帝心中的想法,梅特涅当然不得而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